桃園第一任區會會長、桃園第一任支聯會會長

人物專訪陳誠二、康玉蘭夫婦

採訪整理 范陸平

interview_family_chen2.jpg

陳誠二弟兄有良好的父母,早期爸爸在日本讀書,媽媽是公務人員,上有姊姊和哥哥,中國海專水產製造科畢業,軍中退伍後隨即任職於台灣三洋電機公司工作七年,之後在貿易公司工作。在一個特別的機會,於1990年9月進入教會工作直到現在。陳弟兄擅長空調、水電,喜愛建築與室內設計,在職場上他一直都是盡其所能認真工作,對教會建築物的每個細項都瞭如指掌,總是以身作則愛護教堂如同自己的家一樣。這一點熟識他的桃園成員一定不陌生。他的妻子康玉蘭開玩笑說:「你一定是在天上的時候答應天父要來照顧祂的屋宇。」

歸信

1982年的某天傳教士敲門,他父親開門接待,陳弟兄開始聽福音。1983年6月8日在桃園分會租用的教堂洗禮。他說:「當時沒聽過摩爾門經,也不知道有這個教會,學生時代讀到的偉人傳記,其中人物他們都有信仰,所以知道有聖經。傳教士提到可以免費介紹聖經、摩爾門經,我就決定聽他們教導。一開始並未出席聚會,假日常常跟好友去玩樂,發現出去玩所得到的歡樂很短暫。後來有參加教會聚會,發現在聚會中感受到的快樂可以持續,這樣的感受激勵我喜歡到教會聚會。也發現教會中的學習不只涵蓋了中國固有傳統的美德,還有許多跟救恩相關的教導也深植我心,我渴望聖靈能一直在我身邊,是我最後決定洗禮的原因。」日後去敲門的福音長老回憶,當日敲門的這條路有一戶很特別,其他住戶都蓋滿騎樓,只有這戶沒蓋,還有個花園。使得原本打算回家的兩位傳教士又回頭敲這戶人家的大門,沒想到找到一個未來的桃園支聯會會長。

談到跟妻子玉蘭的相識,原本臉上就充滿笑意的陳弟兄,此時笑意更濃了,他說:「某次傳教士約我到一個家譜傳教士的家參加家庭晚會,這也是我和妻子認識的第一次,那時她也是新朋友。我對她是一見鍾情,教會聚會時,我總喜歡和她坐在一起,跟她共用一本詩歌本的感覺很好。」陳姊妹則說第一眼看見他,覺得他氣質與眾不同,風度翩翩。原本陳姊妹已經有一個要結婚的對象,因故分開。在一次出遊的機會後,與陳弟兄有了更多的相處,漸漸被他的細緻、體貼打動,她欣賞陳弟兄的單純、溫柔、從不大聲說話。婚後數十年更能見證這些美好的特質。陳姊妹在結婚前夕的日記中堅定的寫下:「愛他為他披上白紗勇往直前。」他們於1984年1月21日結婚,生下大女兒後於1985年3月30日在台北聖殿印證。他們夫妻育有2女1男。

夫妻兩人性情喜好雖然相異卻十分互補,陳弟兄喜歡爬山、游泳、跳舞與擊劍。玉蘭出生於養鴨人家,從小隨父母做生意,小學開始到高中,會跟母親上市場工作,沒有店面的那段時間,為了生意也常蹲在路邊買賣,她活潑、喜歡時髦、愛玩樂,不拘小節。市場的喧囂及人們的生活也常讓她沈思:「為什麼這些人那麼愛拜拜?」她說:「我對信仰開始有疑慮,多次見到傳教士時,我總是熱情的打招呼,但是沒獲得回應 。錯過幾次後,終於跟傳教士講到話,聽到他們的教導,我深刻覺得這些教導是作為人的最高標準。我的福音姊妹帶我去參觀台北金華街教堂,我去發行中心買了一本書『復興的教會』,回家後坐在後陽台閱讀,欲罷不能,我被書中的訊息深深吸引,因為這本書,我感受到聖靈,知道教會是真實的而洗禮。從此深信不疑。」,加入教會後,守安息日變成玉蘭的挑戰,因為週日是市場生意最好的日子,信守承諾的她每到週日,一早先去市場完成早市批發工作,換上乾淨衣服,再坐客運輾轉到教堂出席安息日聚會。她說:「因為喜愛聚會的感覺,雖然有困難,仍堅持去教堂聚會。也下定決心要從此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服務

15年間,陳弟兄擔任桃園區會會長及支聯會會長的職務,卸任後,在教會聚會結束時,有孩子問他爸爸:「誠二阿伯回家要做什麽?」孩子的父親說回家洗衣燒飯。另有弟兄問:「誠二聚會結束後你做些什麼?」陳弟兄微笑回答:「回家休息睡午覺。」,聚會後可以回家休息睡覺對每個忠信服務的領袖來說都是個奢侈的幸福。陳弟兄自1983年洗禮加入教會起,便持續在教會服務。男單身成人代表是他在教會的第一個召喚,之後於1985年擔任新竹區會桃園分會會長,1987年擔任新竹區會主日學會長,1989年新竹區會副會長,1993年桃園區會會長,直到2001年桃園支聯會成立,被召喚為桃園支聯會會長,直到2007年因工作關係卸任。

陳弟兄在每個召喚上都克盡己責,謙卑服務。在1987年桃園分會會長卸任之際,遭遇身體健康的挑戰,原本以為是盲腸炎,手術中醫生才發現已惡化成為腹膜炎,住院月餘。玉蘭當時懷有五個月身孕說:「我很擔心他會死,傷口因發炎拆開沒縫,醫生每天來擠壓傷口使膿排出,那陣子我都不敢吃豬肉。但是他的教長祝福詞安慰鼓勵了我,上面說他會有健康的身體。我時常流著淚騎車在醫院與家往返,想著他的教長祝福詞就重拾信心。」他因手術後發生腸沾黏脹氣嚴重,每天推著陳弟兄去照X光,崎嶇不平的石子路震通了他的腸子,奇蹟似的消除了術後的脹氣。此事也應驗了祝福詞中的應許,陳弟兄說:「那段顛波不平的花園小路成為我的祝福。」

陳弟兄擔任區會會長期間,他說:「那時候適逢1999跨2000年,我們小小一個區會要承辦全國單身成人大會,地點在石門水庫,也是歷年來參與成員最多的,活動設計角色扮演,參加的人都盡興而歸,當時的工作人員很艱辛,但後來這些弟兄姊妹都成為領袖。」桃園在區會時期也開始重視公共事務與社區合作,推展各種援助服務,看顧孤兒院、協助院區環境整理和油漆,邀請弱勢機構到教會參與活動等。陳弟兄特別分享有關桃園區會快速成長為支聯會的見證:「我們把聖殿作為重要指標,幫助弟兄獲得麥基洗德聖職,成員獲得聖殿推薦書,完成個人恩道門的教儀,促成家庭印證,使成員得到聖殿的祝福,如此成員就能在靈性上自立。靈性上自立的成員成為分會的力量,一同彼此鞏固,進而使桃園地區快速的成長。」

教會中每個領袖都要兼顧家庭、工作與教會召喚的責任,領袖的妻子通常需要承擔的也不會比較輕省,陳姊妹也一樣,她說:「我從日常小事上看到他對成員的愛,每逢過年時節他總是在想有哪些成員需要幫助,靈感來的時候,他總是立即服從的去看顧這些有需要協助的家庭。」陳弟兄擔任新竹區會副會長期間,每兩週一次從台北下班開車到新竹開會長團會議,結束後再回桃園家中,這段時間非常忙碌。週日陳弟兄更忙,勤於拜訪各單位。因此陳姊妹總是一個人帶三個小孩上教堂,她幽默地說:「生三個孩子是那時候的極限,因為摩托車最多只能載三個。曾經還有傳教士以為我先生是不活躍成員,要拜訪他。」

他們夫婦在被面談有關支聯會會長的召喚時,陳姊妹深深感受到神的愛,她感覺自己像一個小女孩坐在神的雙腿上,被呵護,這對生長在家中有8個兄弟姊妹的她來說,是從未有過的感受。她說:「這讓我感受到自己是神寵愛的女兒。」也因此毫不遲疑的支持先生接受召喚。陳弟兄擔任支聯會會長期間同時負責北區福利服務,協調處理各種颱風、救災事項,北區的各支聯會與區會因此添購緊急發電機、高壓噴水機和抽水機,以備不時之需。卸任支聯會會長後夫婦一起擔任北區家譜顧問5年,與此同時夫婦二人也先後進入聖殿服務至今約11年。

陳弟兄說:「曾經有段時間我們需要籌措一筆3000元的學費,經過祈禱和尋找,天父為我太太準備了一個清潔工作,而收入正好可以支付所需。她為了幫助家庭生活,曾經做過居家保母、安親班上班、學校代課、早餐店工作,也當過月嫂,這些都是神的祝福。」陳姊妹分享自己當領袖妻子的角色分寸,在教會不涉入任何保險和傳銷的生意。她也學習陳弟兄的優點,婚後開始記帳理財至今。她說:「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銀行存款不超過5000元,我們不富有卻一直都足夠。我常常在小孩放學後看卡通的時間,邊等待丈夫下班回家邊準備福音進修班課程,這樣的生活模式讓我覺得幸福又快樂。」

時值深秋,室外秋風正爽,路邊的台灣欒樹綻放,窗外此刻陽光特別明亮,看著他們夫妻結束採訪後離開的背影,深感耶穌基督福音的奇妙與偉大,他們夫妻如此不同,卻因為在福音、在神的愛中合一,使他們不論生命中遭遇什麼困難都能藉著信靠神而繼續向前,樂觀面對。他們都見證福音的美好,也以雪中送炭的情操服務助人。他們對周圍成員親人的遭遇皆感同身受,適時施以援助,從婚喪喜慶到為支會中無法出門的老人買日用品,有服務的場合都會有他們的身影。從成員口中的陳會長到小孩口中的二叔公、二嬸婆,說明他們夫妻為人的親切隨和,平易近人。

三十多年教會成員資歷的見證細數不完,陳姊妹說:「他不善社交,卻是個細緻溫暖的男人。」陳弟兄回應:「我從來不會想要怎麽說,總在想要怎麼做最好。」許多事陳弟兄記不起來自己做過,陳姊妹對丈夫的事卻如數家珍。充分展現了以丈夫為榮應該是夫妻間最好的濃情蜜意。這些讓他們歸信的見證雖事隔多年,現在說起來仍然火熱,就像昨天剛發生一樣。加入教會之初,夫妻二人對於什一奉獻都有堅強的見證,對於許多誡命也是一樣雖不十分懂,卻都以單純的信心選擇遵守,如今歲月更替,藉著日復一日的遵行其中的教導,在生活中運用福音,也時刻警惕肉體的軟弱與不足,更感恩因此而獲得豐盛的祝福。陳弟兄說:「一切都是神在帶領。」

interview_family_chen1.jpg